针对“圣元奶粉激素门”事件,卫生部日前举行发布会,声明“奶粉与婴幼儿早熟无关联”。同时,卫生部官员表示,婴幼儿奶粉的检测标准中没有“激素检测”这一项目,可能将来会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里纳入相关的监测内容。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卫生部门同样表态称三聚氰胺未纳入检测标准。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的一位官员曾经公开表示:“目前奶粉的国家标准主要涉及奶粉的热量、蛋白质含量等31项指标,这些指标一般都容易检测到。但对一些不易检测和识别的其他一些有害物质或指标,我们也不能轻易放过,在国标修订中也要尽可能地考虑周到。”
从今年6月1日起,由卫生部批准公布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其中共包括66项具体标准,涉及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所有乳类和乳制品。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对1986年颁布的乳品标准进行的一次重大修订,因此也被称为乳品新国标。三聚氰胺含量的测定被包含其中。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曾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新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要求完全一致。
但随着“圣元奶粉激素门”事件的公开,又暴露出对激素的检测这个国内乳品行业的盲区。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时候,我的孩子还没出生,自己暗暗庆幸躲过一劫,谁想到,现在又出了激素,奶粉里还有什么危险因素没有被揪出来啊?”一位顾客如此发问。
标准之惑
在国际上,奶粉激素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早就为人所知,对奶粉激素的监管也早有先例可循。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我们在奶粉激素检测方面还是一片空白,显然表明有关部门在‘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上并未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批评说。
记者就“是否会将激素检测纳入新标准”的问题采访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的有关人士时,得到的说法是“还不确定”。
“即使是检测中完全符合每一个检测标准,也不代表乳制品就不会给婴幼儿发育带来损害。”中国奶业协会的一位研究者说。
他以乳制品中钙磷含量比值为例。在乳制品国标中,一直都有钙磷含量的测定,但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有关引起婴幼儿结石的诱因中,乳品中钙、磷含量的比值问题,引起了乳制品研究者的争议,成了一个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公案。
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郦韬珉曾有报告称,通过检测母乳与三种婴儿奶粉中的钙含量对比,发现母乳中的钙含量与中国现行标准(GB10766-1997)存在很大差异。检测数据显示,母乳钙含量是77.5mg/100克,而某些品牌婴儿奶粉中的钙含量是421.67mg/100g,是母乳的5.44倍。“这么高的钙含量,婴儿是不能通过消化系统完全吸收的。”
香精与蛋白质含量
另一起争议较大的问题就是婴幼儿奶粉中添加香精的问题。
2000年开始,奶粉企业美赞臣找到了一个对婴幼儿奶粉销售和利润均有大幅提升的利器——添加ARA和DHA的系列婴幼儿配方奶。这类产品在后来许多企业的宣传中被称作拥有提高智力等妙用,但对于生产来说,一个麻烦是添加剂有刺鼻气味。
为了遮住这些刺鼻气味,一些企业采用了添加在婴幼儿食品中禁止的香精香料,中国奶业协会理事、乳业专家王丁棉直言,从2000年以来,市场上销售的婴幼儿奶粉越来越香,目前,国内市场70%的婴幼儿奶粉里添加了香精成分,个别品牌奶粉里甚至添加了三四种香精,却在外包装上只标注一种。如果婴幼儿摄入过多香精,甚至会损伤肝脏和肾脏。
一直到今年7月26日,卫生部公布《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把包括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在内的20种食品,列为禁加食用香料、香精的范围。“但在一段时间内,乳制品企业还将会继续添加各类香精香料,希望不会引发其他的灾难。”上述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专家说。
刚刚实施的乳制品新国标引发的另一个争论焦点是蛋白质含量,新国标中,蛋白含量每100克含2.8克,这个数字低于国际标准3.0克,也低于1986年旧国标的2.95克;争论焦点之二是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新标准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被业界惊呼为一夜倒退25年。
奶源监管刻不容缓
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奶粉质量和安全事件不断?
“媒体曝出奶粉‘激素门’事件之后,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极有可能是奶源出了问题。”中国奶业协会的一位副会长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记者从2009年圣元年报查到,圣元优博、优聪和荷兰乳牛三品牌的奶粉原料全部来自于新西兰。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就此表示:新西兰养殖奶牛在繁育配种阶段会注射激素,只有欧盟采取放养模式,不允许使用激素。国外的情况是如此,粗放经营的国内原料奶环节是否如专家猜测的那样存在 “注射激素”问题呢?
国家乳品研究中心一位高级工程师透露,奶粉中含激素并非个案,对不孕奶牛注射催奶液追求高出奶率已成行业潜规则。
对于风波不断的乳业,中国奶业协会顾问、资深奶业专家王怀宝认为,“虽然十几年来,我国奶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但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标准等各方面的发展却一直相对滞后,这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怀宝指出:“以6月1日正式颁布的乳业新国标为例,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这是根据我国目前落后的养殖方式作出的规定,但管理层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新国标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落后的传统模式。这导致了我国乳业长期处在较低的起跑线上。”
在分析人士看来,监管不到位同样是乳品行业一直存在的问题。根据专家介绍,中国目前在乳业安全管理上的现状是多个部门,如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机构、工商总局等一起进行监管。“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造成了监管部门各管一角,相互缺乏沟通的情况,进而造成权力高度分散、监管却频现漏洞的局面。”王怀宝说。
此外,从产业链条上看,目前养牛户、收奶站、乳品单位之间都是纯粹的买卖关系,而不是利益共同体,这种脆弱的关系直接威胁奶源安全。
奶源是最让国内奶粉产业,乃至整个乳制品行业头痛的问题,目前企业和奶农间往往是一种利益博弈关系,如何使两者成为利益共同体是整个乳制品产业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如何采取强有力和强有效的措施从奶源上管控,是刻不容缓的问题。”王怀宝说。
0条评论